刘延东
(2008年12月22日)
2008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难事急事,成功举办喜事大事,战胜年初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大灾难,实现中国人民百年奥运梦想和航天人出舱行走这一航天史上历史性突破,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党和国家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对教育系统来说,这一年也极不平凡。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拼搏奋斗,敬业奉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体现在:一是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实现了城乡全面免费义务教育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二是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和灾后学校恢复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确保了灾区学校如期复课,为夺取全国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教育系统保持了稳定,特别是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处理突发事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控制学生食堂饭菜价格上涨等工作有序推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教育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启动“211工程”三期建设,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的进展,教育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社会对教育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举办奥运会两件大事中,教育系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优秀的答卷。灾区教师在大灾面前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青少年学生坚强不屈、友爱互助,展现了优良素质;教育系统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奉献、共克时艰。广大青少年和海外留学生积极支持和参与境内外火炬传递和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所展示的精神风貌令世界瞩目。可以说,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师德高尚、真诚奉献的好群体,是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队伍,广大青少年学生是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新一代。
一、总结经验、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12月18日,在中共中央举行的纪念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全面回顾了3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前进方向。讲话是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以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针,认真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把教育改革发展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年也是我国教育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的30年。30年来,我们党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将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教育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理论,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政策措施,推动教育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教育系统率先拨乱反正,从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和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入手,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教育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法制化建设,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带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部署,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创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30年来,教育系统率先改革、拨乱反正,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教育战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创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完全可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中国教育的繁荣发展,当代中国的教育也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
我国建设了中外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遍及城乡的59万所学校,拥有学生2.6亿人。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的新阶段,2000年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职业教育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毛入学率达到23%,在学总规模达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我国在人均GDP2000美元左右,就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其他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上亿人接受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中国已经从人口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涉及教育结构、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向纵深推进。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与国情相适应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初步形成,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办学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格局。教学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德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得到加强,素质教育取得新进展,教育质量得到提升。高校招生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社会化等改革积极推进。教育的改革大大增强了教育发展的活力,使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坚持教育公益性,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保障人民依法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普遍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学杂费,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寄宿生生活补助。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向中西部地区、向困难群体倾斜,建立了覆盖40多万所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惠及非义务教育阶段2000多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规范办学秩序,治理乱收费,全面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教育公平,使华球体育群众能够分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
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拓展。从改革开放初期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开始,教育对外开放逐步深化。目前,我国已与18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协议。30年来有120多万人出国留学,累计接收167个国家的来华学生87万人次,越来越多国家的青少年将我国作为留学主要目的国。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249所孔子学院,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不断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民间外交的重要窗口,为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树立和平发展的良好形象作出了贡献。
教育保障条件进一步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政府履行公共教育职责得到较好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快速增长,总投入从1978年的9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000多亿元,增长128倍,在GDP和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和教育教学设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工作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基本相同。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实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制定了《教育法》等8部专门的教育法律和10多部教育行政法规,教育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这些都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总之,改革开放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教育事业也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30年来,国民素质大幅度提高,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超过7000万,居世界第二。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发明成果和基础研究的重<